Gehry Residence 1978 

Chiat/Day Building 1985-1991

Vitra Design Museum 1989
Weisman Museum of Art 1993
Iowa Advanced Technology Laboratories 1987-1992

Cinémathèque Française 1994

The Dancing House 1995

Guggenheim Museum Bilbao 1997
西班牙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

DZ Bank building 2000
Experience Music Project 2000

Gehry Tower 2001

Peter B. Lewis Building 2002
Richard B. Fisher Center for the Performing Arts 2003

Maggie's Dundee 2003

Walt Disney Concert Hall 2003

Ray and Maria Stata Center 2004
Jay Pritzker Pavilion 2004
IAC/InterActiveCorp West Coast Headquarters 2005

Marqués de Riscal 2006
The Novartis Building 2009

Wiggle Chair by Vitra 1972

Tuyomyo by EMECO 2009


UltraCube by Heller 2004
 
是一場冒險的開始。當Frank O. GehryHeller設計出UltraCube 系列時如此說道。的確,Gehry為這個歷史悠久的美國傢俱品牌帶來了一股時尚前衛的潮流。
UltraCube 採用的是最新材質與頂尖技術結合,亮面處理的外在表層搭配充滿Gehry風格的流暢曲線,整體如雕塑品般充滿了藝術感與獨特的吸引力。
Frank O. Gehry對自我作品的期許,是比藝術品更有生命力、更能帶給人們感動,所以,與其刻意雕琢過度美化的外型,更該用心於作品與空間的契合度,使環境在不被破壞的前提之下,都能有所成長蛻變。這樣的理念不僅貫徹在Gehry的建築設計作品,也延伸在Gehry所有的設計中。
UltraCube 的確成功傳達了他的理念,簡簡單單一張椅,卻以自身的扭轉,帶動了周圍的空氣,整個空間也似乎呈現了扭轉的律動。其多面切割的設計有著高功能組合的特質,當數張椅子並排時,又有數大是美的視覺效果。堪稱是Gehry跨足家具設計的經典作。

Frank O. Gehry(1929~)


Frank O. Gehry,人稱建築界的畢卡索1929年出生於加拿大多倫多,17歲移民美國加州,是波蘭猶太裔。Gehry從小就顯現出設計方面的才華,他可以畫上一整天的圖。在祖母開的工具店裡找尋靈感,啟發了他對金屬材料方面的興趣與造型能力。Gehry最知名的作品,西班牙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就是由鈦金屬薄板整體包覆,加上自由流動的曲線,活躍了畢爾包這個原本灰暗的工業城市。  
Gehry 曾說:我的視覺語彙是曲線和弧度。設計雖然可天馬行空,造型所需的技術往往也是非一般專業人員所能完成,但他計畫詳實,從不超出預算,也都能如期完成,自然培養出顧客的信賴感,這也是Gehry成功的因素之一。
目前已相當年邁的Gehry仍然持續創作,現代高科技的電腦技術幫助他將許多的靈感一一實現,即使大家奉他為建築的解構主義大師,但對Gehry而言,如何去定義風格並不重要,他甚至不是很清楚何謂後現代,不斷的付出對設計與建築的熱情才是他最大的力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lagros03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