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Weisman Museum of Art 1993
Richard B. Fisher Center for the Performing Arts 2003

Maggie's Dundee 2003

Walt Disney Concert Hall 2003

Maggie's Dundee 2003

Walt Disney Concert Hall 2003
IAC/InterActiveCorp West Coast Headquarters 2005
Marqués de Riscal 2006

The Novartis Building 2009
UltraCube 採用的是最新材質與頂尖技術結合,亮面處理的外在表層搭配充滿Gehry風格的流暢曲線,整體如雕塑品般充滿了藝術感與獨特的吸引力。
Frank O. Gehry對自我作品的期許,是比藝術品更有生命力、更能帶給人們感動,所以,與其刻意雕琢過度美化的外型,更該用心於作品與空間的契合度,使環境在不被破壞的前提之下,都能有所成長蛻變。這樣的理念不僅貫徹在Gehry的建築設計作品,也延伸在Gehry所有的設計中。
UltraCube 的確成功傳達了他的理念,簡簡單單一張椅,卻以自身的扭轉,帶動了周圍的空氣,整個空間也似乎呈現了扭轉的律動。其多面切割的設計有著高功能組合的特質,當數張椅子並排時,又有數大是美的視覺效果。堪稱是Gehry跨足家具設計的經典作。
Frank O. Gehry,人稱“建築界的畢卡索”,1929年出生於加拿大多倫多,17歲移民美國加州,是波蘭猶太裔。Gehry從小就顯現出設計方面的才華,他可以畫上一整天的圖。在祖母開的工具店裡找尋靈感,啟發了他對金屬材料方面的興趣與造型能力。Gehry最知名的作品,西班牙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就是由鈦金屬薄板整體包覆,加上自由流動的曲線,活躍了畢爾包這個原本灰暗的工業城市。
Gehry 曾說:「我的視覺語彙是曲線和弧度。」設計雖然可天馬行空,造型所需的技術往往也是非一般專業人員所能完成,但他計畫詳實,從不超出預算,也都能如期完成,自然培養出顧客的信賴感,這也是Gehry成功的因素之一。
目前已相當年邁的Gehry仍然持續創作,現代高科技的電腦技術幫助他將許多的靈感一一實現,即使大家奉他為建築的”解構主義“大師,但對Gehry而言,如何去定義風格並不重要,他甚至不是很清楚何謂”後現代”,不斷的付出對設計與建築的熱情才是他最大的力量。
全站熱搜